关羽曾因黄忠和自己同列五虎将之一而不高兴,就是觉得黄忠年纪太大。不过黄忠虽然跟随刘备时已经年过60岁,但依然能够驰骋沙场,是刘备账下最出色的将领之一。如果黄忠能够年轻几岁,他和关羽交手谁会更胜一筹呢?老年黄忠战斗力依然惊人,要是他和关羽同岁,可能关羽还没那么容易击败他。那这次我们就开个小脑洞,看看这番假设的结果会是什么,欢迎各位留言讨论。
长沙城之战,关羽义释黄忠是一段沙场佳话。两员猛将捉对厮杀,陆续激斗三局,各擅胜场,彼此之间互相佩服,颇有英雄惺惺相惜之慨。我们知道,此时黄忠“年近六旬”,虽然被时人赞誉为“万夫不当之勇”,但肯定与其青壮年时代不可同日而语。那么就有朋友提出疑问,如果当时黄忠与关羽年龄相当,两人阵前厮杀,结果又是如何呢?
关羽失荆州、走麦城,临沮遭擒被杀,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终年五十八岁。以此推算,长沙城之战时,关羽正当四十六七岁的壮年时期。那么,四十六七的黄忠又是怎样的实力呢?
黄忠这个人比较令人惋惜,没赶上好时代。一出场就“年近六旬”了(其实根据推算,他已经六十多岁了,可能为了延迟退休的缘故,他还隐瞒了几岁)。年轻时候正是世界一片祥和,没有沙场征战的机会。而在荆州刘表麾下效力时,刘表却是个知识分子,虽有治理地方的才华,却缺乏开疆拓土的雄心,只是让黄忠做了个“中郎将”,让他跟着刘磐去搞江防,白白荒废了一身屠龙之术,而无用武之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率败军北还,荆州南部区域成为权力真空地带,刘备集团抓住这个良机,向外扩张,收取荆南四郡,先后攻下零陵、桂阳、武陵三城。刘备麾下大将关羽请命出战,率五百校刀手直趋长沙城下,这就有了这场英雄沙场相逢的旷世之战。
关羽VS黄忠的第一局,两将大战,“斗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双方鸣金收兵,关羽回营后感叹:“老将黄忠,名不虚传:斗一百合,全无破绽”。这场战斗以双方平分秋色而收场,谁也奈何不得对方。关羽决定再战时“必用拖刀计,背砍赢之”。
次日再战,“又斗五六十合,胜负不分”,激斗正酣时,关羽拨马诈败而走,黄忠穷追不舍。黄忠会警惕关羽的拖刀计吗?其实三国迷们都清楚,所谓“拖刀计”并不是关羽的独门秘技,我们知道,使刀的战将中起码还有三个人会使拖刀计:羊山之战,曹洪“诈败拖刀”,斩杀黄巾军勇将“截天夜叉”何曼;南郑之战中,张鲁麾下大将杨任与夏侯渊厮杀“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夏侯渊诈败而走,杨任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樊城之战时,庞德还将拖刀计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看似拖刀,实则暗放冷箭,射伤了关羽。所以,“拖刀计”并不是什么高妙的不传之秘,作为老将黄忠岂能不知?而关羽拖刀,黄忠追来,关羽“方欲用刀砍去”,却发现黄忠已经马失前蹄,栽了个狗啃泥。具体原因不难推算:黄忠早知关羽要使“拖刀计”,正是要趁关羽挥刀之际进行反击。但这个动作需要人与马之间做个紧密的配合,矮身躲过敌人的大刀,再发动反击。但这匹马“久不上阵”,就理解错了黄忠的本意,他前蹄给跪下了,把黄忠掀了个大跟斗。
关羽义薄云天,不愿意占黄忠这个失误的便宜,就放了他一马,饶他性命去了。
两人第三次厮杀,关羽由于连日不胜,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十分焦躁”,与黄忠再斗,“战不到三十余合”,黄忠诈败,关羽穷追不舍,被黄忠立在吊桥上张弓搭箭,“弦响箭到,正射在云长盔缨根上”。关羽大惊,带箭而还。
对于一名战场上厮杀的武将来说,年龄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咱们以关羽为例,战长沙时他四十六七岁,而北征襄樊时五十八岁,也可以算得上是“年近六旬”了,战庞德百余合不分胜负,右臂带伤时就连徐晃也打不过了,“八十合”就被压在下风。而年近六旬的关羽还屡次中箭,先被庞德射中左臂,又被曹洪的弓箭手射中了右臂。眼神不行了,敏捷度也令人堪忧。后来与东吴“鼠辈”们交战,也丝毫没有体现出壮年时的威风。
年龄大了,爆发力就减弱,眼神也衰褪,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失误也会增多,主要是靠丰富的经验应付。这也是黄忠后来五六十合与李严战成不分胜负,与张郃、夏侯渊厮杀,都是二十合未体现出优势的原因。
六十岁的黄忠能与关羽战百余合不分胜负,还令关羽心态不稳,“十分焦躁”。而如果黄忠能再年轻个十来岁,无论精力、爆发力、持久耐力和观察力都要更加强悍。若与关羽交锋,关羽必然落在下风。
结论:
如果黄忠与关羽同龄,他的武力值必在关羽之上。若与关羽阵前单挑厮杀,八十余合就能击退关羽。
下一篇:为何孙策不传位给儿子孙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