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打仗,各方面的风险自然避免不了。如果能选择一位正确的将领,那胜率自然会高出许多,所以如何用人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诸葛亮被称为神机妙算,在第一次北伐之战中,诸葛亮决定让马谡镇守街亭。结果因为马谡的失误,导致蜀军出师不利,而这也是诸葛亮最有可能拿下陇右的一次。那这能怪诸葛亮不会用人吗?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马谡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谁都没料到他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最开始的蜀汉其实还算是不错的,实力强大,后劲很足。尤其是汉中一战,更是打的曹操都不得不服输撤退,当时的蜀汉,完全是有机会一争天下的,可以说,蜀汉的实力已经是隐隐的超过了东吴。可是随着东吴偷袭荆州,蜀汉实力大减,损失严重。
不过蜀汉最精锐的军队、人才还在成都,并未受到损失,休养生息后尚有机会。可是刘备一意孤行,选择了在不恰当的时候进行伐吴,结果遭到夷陵大败,蜀汉精锐尽丧。这一战后,蜀汉大量人才损失,导致后续蜀汉竟然出现了人才断层!
诸葛亮从刘备手中接过的蜀汉,是一个烂摊子!外部东吴、曹魏虎视眈眈,内部人才匮乏,叛乱不断,也幸好是有诸葛亮,换作其他人,估计蜀汉很有可能撑不下去。经过数年的积累操作,诸葛亮虽然成功平定叛乱,并使得蜀汉国力恢复,但有一点他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这就是人才问题。
由于夷陵之战败得太惨,蜀汉是后继乏人,能用的人才里面,赵云年老,魏延壮年但诸葛亮不喜欢,诸葛亮急切的需要有人能发展起来,帮助掌控蜀汉军队,参与北伐,这也是为何他一心想要栽培马谡,不顾刘备叮嘱的原因。
当时的蜀汉,在人才方面情况不容乐观,诸葛亮也是无可奈何,为了多给蜀汉培养点人才,他不得不重用马谡。
诸葛亮为人聪明,眼光也并不差,马谡是有真才实学的,不然诸葛亮也不会喜欢他,栽培他!马谡之前做文职工作的时候表现就非常好,参与军务后,经常和诸葛亮探讨军事谋略,有独到的见解,深得诸葛亮赏识。诸葛亮北伐时将马谡带在身边,本身也是想让马谡感受一下实战,使得马谡的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实际上,街亭之战本身并不难,以诸葛亮对马谡的了解,是能够守住街亭的,不然他也不会让没啥实战经验的马谡上场。以演义中对街亭的描写,街亭的地形是属于两山夹一谷,只要在谷内筑城,就能有效地挡住魏军,只要拖延住魏军的步伐,诸葛亮成功地拿下陇右,马谡就是大功一件!可惜的是马谡在此战中表现得太差,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再也没有机会证明自己了。
在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多智近妖的人物,基本上是算无遗策,这也就注定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甚至有点自傲!刘备虽然是蜀汉皇帝,识人之能非常强,在蜀汉的威望也非常高,但是当他后期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后,诸葛亮对他的话语实际上是有些怀疑的。比如刘备说马谡不可重用,诸葛亮就有点怀疑,因为马谡的表现非常不错,诸葛亮并不认为他有何不妥,刘备这样说,倒是让诸葛亮认为刘备是不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意思?
后来随着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平定南中,使得蜀汉国力恢复,诸葛亮在蜀汉的声望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诸葛亮自身也越来越自信,对于自己的决策认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选择重用马谡,因为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刘备临终前虽然说“马谡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实际上并没有听从,而为啥他不听呢,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蜀汉人才缺少,后继乏人,诸葛亮想要栽培出更多的人才,二是马谡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草包。三是随着诸葛亮的权位声势越来越大,他并不认同刘备的观点,他非常自信,认为自己的看法才是对的,他认为马谡是一个可造之材,所以可以大力栽培。不过马谡最终的表现倒是辜负了诸葛亮的期望,令人遗憾。
上一篇:马岱和马超是兄弟吗?谁更厉害?
下一篇:贾诩出的馊主意有多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