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会对刘禅主动投降的决定感到不解,当时蜀汉还有实力做出最后的反抗,刘禅为何不愿殊死一搏呢?我们不清楚刘禅的真实想法,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蜀汉已经难以实现刘备的志愿,而且外有强敌,内有矛盾,刘禅身为皇帝能力也不是特别出众。刘禅执意投降,无非也就两个原因,一是不想徒增伤亡,二是怕牺牲,想保住一命,无论哪个原因其实也都说得通。
263年,姜维提前让刘禅调兵遣将做好准备,但刘禅根本没当一回事,可能他也不在乎。后来邓艾、钟会大军出击伐蜀,这次誓要拿下蜀汉,姜维挡住了钟会,但邓艾是直奔成都。当时朝中有不少大臣希望背城一战,包括刘禅的儿子,但刘禅始终没有同意,最后直接向邓艾投降。
刘禅下令不出兵,他的行为在百官面前一定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他的评价也会遭受负评。但刘禅不在乎这些,他脑中可能早就想到这样的场景,所以才会顶住压力,哪怕儿子自杀,也不让下属出兵抵抗。刘禅不想徒增伤亡,自己也不愿牺牲,在他眼里这是一个对大家都好的选择。
刘禅明白此刻大局已定,就算抵抗也难以扭转亡国的命运,不如让大家都能善终。当然,肯定有人觉得刘禅辜负了刘备,还有蜀汉一代功臣的心血,但人毕竟要往前看,还要认清事实,刘禅此举可以说救了很多人,这件事还是要从多角度看待。
上一篇:三国历史上孟获叛乱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三国历史上黄忠为何晚年才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