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古人想要保命全靠一张嘴?战国时期的谋士嘴上功夫究竟有多厉害?

时间:2018-11-15 15:36:18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本站整理

在古代封建时期,因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握了天下人的杀生大权,所以在皇帝手下办事风险是非常大的。可能只要稍微惹得皇帝有一点不开心就小命难保,所以要想保住命首先一点就是和皇帝打好关系,而这层关系不是看你能力有多强,而是看你会不会说话。很多皇帝宠信的人都是那种能言会道的。所以有些马屁精可能并不是天生,他只是为了自保才被逼成这样,必须要会说些奉承的话。例如在战国时期,各国谋士的嘴上功夫必须得好,不然也不可能游走于两国之间,还都能得到信任。

战国继春秋之后,即东周后半期加上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后的三十四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 年)统一中国为止。

有关战国时代的起始年份,学术界犹有不同看法:有人以《史记·六国年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 年),故以此年为战国之始;有人则根据《资治通鉴》所载,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封建秩序被破坏作为战国时代的开始。

当时列国战争的形式,已由春秋时代盛行的车战,转而以步兵、骑兵为主的战术,故战争的空间大为扩展,时间因而延长,兵员也为之增多;攻城略地、杀敌灭国是其目的,战争的惨烈远超过春秋的争霸战。

战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凶残战祸摧毁了旧物,知识分子在无可奈何、任人宰割的情况下,唯有挺身而出,勇敢地面对现实,否则就只有沉沦。于是诸子争鸣,以悲剧英雄自居,为生民立命,遂造成了战国学术的蓬勃。

另有一帮好汉,却在现实的功利漩涡中打转,鼓起舌剑唇枪,或者讨生活、成人之恶、觅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或者讨公道、成人之美、倡和平弭战祸、为人排难解纷。这帮策士长于度察天下大事,而出之以引人入胜的妙喻,动人心脾的危辞,审辨直捷、利害明晰地耸动人主,改变世局。

这种勇往直前的个人主义,正是专制集权的反响;虽则大多以悲剧收场,却有过灿烂。有心人辗转摩绘那朵朵奇葩,日积月累,终至结集,如演义、如传奇。这种策士辩词的辑本,就是《战国策》。

《战国策》自非一时一地一人之作,初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而成,钞本多种,名称纷歧。西汉时犹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异称,内容编排亦多所出入,又或兼及楚汉之争。

到了西汉末叶,刘向奉命校录群书,见其错乱相杂,乃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顺序,删去重复者,编订为三十三卷,共四百八十六章,始正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本身不是正史,却是研究战国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 年),下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

太史公作《史记》,多采其说;但与今本《战国策》不尽相同,因为司马迁写《史记》是在刘向辑录之前。我们不能根据《史记》来修改《战国策》,《战国策》自是《战国策》;司马迁所运用的战国史料,也不是第一手的,秦始皇早就把列国史书烧掉了。

《战国策》的可爱,在于机智的言谈,它的结集,本就为了揣摩辩说;而几经润泽的优美文辞,更是两千年来散文家习作的范本。这一改写本,固然以趣味为主,也希望是今天可读性极高的文学作品。

现今的国际情势,可以称作战国时代吗?像鲁?像周?谁秦?谁楚?我常常这么想。那曾一度红得发紫,主导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美籍犹太人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 ),是苏秦,抑或张仪?把《战国策》人物一分析,没有一个近似。

原来现在仍是“春秋”时代,虽追逐个人权势,见利而忘义,国籍仍分明,人人犹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讲话,犹为自己的民族设想。

战国时代固然功利主义盛行,而正人君子亦比比皆是。

本来,古今中外时时有黑暗,地地皆污浊,都靠着一些“明矾”的投注,多多少少澄清了混乱;都靠着一些“木铎”的呼吁,陆陆续续扭正了邪说。

而战国时代,以杀戮为能事,罔顾民命,自是神州一大浩劫,亦幸赖志士仁人的奋斗,使民族文化更形蓬勃发展。诸如儒、墨、道、名、法诸家,皆一本悲天悯人的心怀力挽狂澜;他们的思想虽被纵横策士弃如敝屣,却振作支撑了广泛的社会民心,使人们在无辜的杀戮中犹得光明与温暖。

别忘了,《战国策》是纵横家集体创作的辑本;别忘了,身系民族命脉、阐扬民族文化的圣哲,都被有意地垫了底,或者草草上场,或者只字不提。

本来“道”就不同,所以孔门弟子只出现曾参而被讹传杀人,所以庄周至人而无一语,所以屈原忠国而不见迹,所以孟子善辩而仅载一词,所以荀子一出而见黜,所以韩非说难而被诛,唯独墨子非攻却见效。

读《战国策》,可别忘了,战国时代除了和纵横家较投合的阴阳与名家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中流砥柱哪!

注:《战国策》所指称的东周与西周,是战国时代两个名义上称“周”,实际上却连小国也不如的政权。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东周国建都于巩(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西周国建都于王城(今河南洛阳市西)。

网友评论

上一篇:防守街亭的时候,为什么马谡与诸葛亮意见不合

下一篇:长坂坡之战谁的功劳最大?张飞在当阳桥上吼死了谁?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