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对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是他逆袭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刘备受到了刘璋的邀请率军入川,帮助刘璋抵抗汉中的张鲁,让关羽镇守荆州城。但是没料到的是,刘备趁机夺取了西川,从此翻身,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后来吴国看到刘备夺取了益州,于是就派人去索要荆州,但是每次去了之后都是无功而返。于是无奈之下孙权便想到了向关羽提亲的事情,但是关羽却断然的说到“虎女焉能嫁犬子?”这话让孙权暴怒,一怒之下派军偷袭了荆州,最终导致关羽败走麦城被杀。
公元211年,对于一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是逆袭的一年。这一年刘备接受了刘璋的邀请率军入川,帮助抵抗汉中张鲁,让关羽镇守荆州,不料刘备趁机夺取了西川,从此翻身,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
之后东吴看到刘备夺取了益州,就派人前去索要荆州,但是每次都无功而返,孙权无奈之下,就派人向关羽提亲,但是关羽说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让孙权大怒,导致了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麦城被杀。
要说关羽不同意这门亲事,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拒绝,没有必要用这样偏激的做法,骂江东的使者不就是骂孙权吗?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激怒孙权。
对于关羽断然拒绝孙权的联姻,有人说关羽狂傲、目中无人,一点面子都不给孙权,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关羽也是有苦衷的,他不得不这样做。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关羽处于一个尴尬两难的境地,当时刘备取得了益州,但是庞统在取得益州的过程中,中箭身亡,不得已诸葛亮只能带着张飞和赵云入川,帮助刘备,这样一来,荆州就只有关羽镇守。
关羽被封为了前将军,假节钺,也就是说可以代表君主出征,也可以斩杀士兵和将领。可以看出关羽在荆州的地位。
孙权提亲的时间是在关羽进攻樊城,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之时,就连曹操都不得不避其锋芒,可见孙权的提亲目的多么不单纯。
孙权很显然是想要拉拢关羽,他也明白关羽对这门婚事是十分慎重的,或许他明白却故意这样做。
毕竟刘备当时在益州,荆州只有关羽一人镇守,荆州扼守险要之地,关羽处在一个既重要又敏感的位置上,要是他答应了孙权的联姻,刘备就会猜忌他,是不是被孙权收买了。
而刘备也并不是演义里的仁义仁爱的君主,他只是表面上爱民如子,爱惜人才,实际上心机不是一般的深,不然也不会在曹操、袁绍手下活下来了。
这样一来,关羽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即使关羽委婉了拒绝,那么在刘备知道之后,也会心生疑虑,而关羽正是因为明白孙权的用意,也明白委婉拒绝的后果,他要做的就是要坚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有当机立断,不拖泥带水的方式,这就是怒骂孙权的使者。
除非孙权先向刘备说明,提出给自己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要是刘备同意的话,那关羽也不会不同意的,毕竟刘备现在是老大。
但是孙权直接避过了刘备,直接和关羽提亲,这不是把关羽放到一个火烤的位置上吗?关羽为了避免刘备的猜忌,只能这样做,才能够洗脱嫌疑。
可以看出关羽骂人并不是只图一时口快,他是明白孙权联姻的目的,想要用联姻的方式来巩固联盟的关系,其实也是告诉了关羽,你要是肯归顺我,刘备能给你的,我也可以。
曹操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没有打动关羽,现在的联姻关羽更不会放到眼里了,而他自己对于刘备一直是忠心耿耿,也不会干出背叛刘备和蜀汉集团的事情。
关羽也很明白现在的孙刘联盟,已经脆弱不堪,不管他是不是骂人,联盟都会破裂的,因为孙权这样做估计只是为了试探关羽,同时也做好了军事上的准备。关羽虽然骂了孙权,也是骂给刘备听的,他要用这种方式,让刘备不会怀疑他。
现在摆在关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接受孙权的联姻,一个是忠心刘备,以关羽的性格,他更看重自己的名声,所以忠于刘备是他的选择。最后关羽大意失荆州,并不是因为这一句话,还是有着更加复杂的原因。
综上所述,关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并不是单单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而是用骂人的举动,来表明自己对刘备的忠诚,用激烈的言辞,来避免刘备的猜忌。毕竟联姻真的不能维持多久,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不一样说翻脸就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