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李世民最宠爱李泰,李承乾被废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时间:2019-11-25 09:03:30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李承乾虽然是李世民长子,但他最宠爱的儿子其实是四子李泰。李泰从小便展现出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天赋,此后成为书法、书画鉴赏家。因为李世民的宠爱,让李泰觉得自己可以某得嫡位,所以便立下杀子传弟的誓言。不过李世民在褚遂良的提醒下恢复了冷静,他明白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所以就算李泰是他最欣赏的儿子,但为了告诉后世皇位并非通过谋划得来,还是决定降封李泰。

李泰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从小“聪敏绝伦”,但是后来发展到谋夺太子之位,被李世民处罚。那么,李泰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其实,李泰走到这一步,他的爹李世民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李世民给李泰做出了“好榜样”。

李世民在说明为什么不立李泰为太子的时候,有个解释:“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就是说,如果立李泰为太子,则意味着,太子之位是可以通过经营得到的。所以,他不立,而且他还表示:“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要把“决不允许太子之位(包括皇位)”这个规矩,一直传下去。

但是,我们都知道,李世民的太子之位,本身就是通过谋划得来的。正是他发动了玄武门政变,而且亲手射杀了太子李建成,他才当上了太子,然后当天子。也许有人会说,李世民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整天都在谋划杀他。但不管怎么样,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没有动手,而且李世民下手还那么狠——亲手射杀。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所以,当李世民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多少显得有些讽刺的味道。

而事实上,这个“决不允许太子之位(包括皇位)”的规矩,并没有传下去,一直到李隆基继位,他的子孙们就一直在“经营”。没有一刻停顿过。

第二,李世民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害了李泰。

李泰因为聪慧,因为可爱,因为有才华,李世民就对他重重溺爱。溺爱程度,超过了李世民所有的儿子,包括太子李承乾。具体体现在:

一是李世民对李泰封赏太多。贞观二年(628年),李泰年仅9岁,李世民便对他第二次封王。按规矩,郡王最多不过从一品,可李泰的王,一开始就是正一品。而且还受封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达到22州,超过所有王。按规矩,封为郡王后,就得上任。可李世民却舍不得让他出去,“不之官”。贞观五年、六年又连续不断封赏,还是让他“不之官”。兴许李世民自己也觉得不对头,贞观八年,赶紧又让他任雍州牧,也就是管理京城长安的长官。这样,李泰就可以名正言顺“不之官”了。

二是李世民让李泰违规居住。贞观十年(636年),李泰又封魏王,让他住进武德殿。武德殿临近太子住的东宫。也就是说,李世民把李泰和太子李承乾一样对待。一边是李世民对太子李承乾重重责罚,一边是李世民对李泰重重封赏,还让他住在那样的敏感之地,李泰怎能不膨胀?

三是李世民对李泰所犯错误多有姑息。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李泰在朝中大臣面前拿大,李世民反而认为是朝中大臣不尊重李泰,把房玄龄、魏征等人召进宫,严词斥责,根本就没有从李泰身上找问题。最后是魏征强力争辩,李世民才承认了错误。但也仅是口头承认而已,并没有管教李泰。

第三,李世民对李泰的才能做了错误的评估。

李泰的才华表现在这两点:一是爱文学,爱书法,爱藏书。为此,李世民还让李泰在家里设置文学馆,让李泰同时自行征召学士。同时,还让他主持编撰《括地志》。这些才能,显然并不足以治国安邦,但李世民的过度夸大,助长了李泰的政治野心。二是因李承乾造反,李世民废黜李承乾太子之位后,李泰说,他将来会杀掉自己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这明显有违常情的话,李世民居然信以为真,认为是李泰“友悌”的表现。这也是一个错误的判断。

总之,因为李世民自己一味溺爱,一味拔高,一味姑息,最后才有李泰生起了谋夺太子的野心。这其实也给咱们当下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

网友评论

上一篇:李成器与李隆基什么关系?

下一篇:初唐四杰为什么结局都不好?他们分别是怎么死的?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