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曾被认为是唐朝中后期的希望,他即位后励精图治,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艰难的开启了中兴局面,史称“元和中兴”。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已经很久没有迎来这样的盛世了,但从长远来看,唐宪宗的这番努力并没有改变唐朝走衰的颓势,这点还是十分可惜的,而且唐宪宗晚年也曾做过一些糊涂事。那“元和中兴”的另一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隐患呢?这也是需要我们了解的一点。
唐宪宗李纯应该算是安史之乱后唯一让朝廷有了掌控天下的可能的一位皇帝,至少在表面看来,许久未决的河朔三镇都臣服于朝廷了。但宪宗统治时间并不长,统共也不过15年,却和唐玄宗李隆基一样虎头蛇尾,善始未善终,而且到了他儿子那里,他的那些政绩基本就给糟蹋没了。
唐宪宗李纯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孙、唐顺宗李诵的长子,关于李纯的童年,在《旧唐书》中记载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说是在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唐德宗抱着李纯玩,问他:“汝谁子,在吾怀?”李纯脱口而出:“是第三天子。”“德宗异而怜之。”
实际上,唐宪宗的“元和中兴”接的应该算是德宗之治。中间的唐顺宗只做了还不到七个月的皇帝就被宦官们逼下了台,而期间的“永贞革新”也没有翻出什么风浪。
唐德宗继位的前期也是致力于削藩,但是因为太过强势遇到挫折后开始姑息,而其定下的“两税法”以及后期的贪财却给唐宪宗留下了一个充裕的国库。这就保证了宪宗一朝对藩镇的数次讨伐,要知道,那个时候讨伐藩镇,钱财是少不了的。但是即便如此要解决藩镇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否则藩镇问题就不会困扰大唐一百五十年了。
唐宪宗李纯继位于永贞元年(805年)的八月,实际上早在七月份,军政大权就已经被交到了他手中,他的父亲是一位身体虚弱又有远大理想的人,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被宦官所废黜,而代之以唐宪宗。唐宪宗继位之初自然所面对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藩镇问题,即如何让自治的藩镇重新归于中央,使中央能控制帝国内的每一寸土地,这是大唐中后期每一位皇帝最迫切的梦想。
元和元年(806年),李纯先是解决了西川节度使刘辟之乱,这应该算是多年以来中央对地方的一次重大的胜利,但这远远不足以震慑河朔三镇。但他之后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谈判似乎取得了一些政治上的作用,即让其他的节度使们知道了大唐天子对于解决藩镇问题的执着,而他们开始渐渐的都开始应召入朝,不听诏令的浙西观察使李琦就被唐宪宗下令撤职,而且很快李琦就被部下所杀。
在动武的同时,唐宪宗还注意改革财政,重新分配地方的财政税收,试图弱化藩镇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了积极的影响。
随后,东北的那几个强大藩镇问题不可避免地就被提上了日程。但最开始进行得相当不顺利,唐宪宗在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的谈判中并没有居于上风,于是在元和四年(809年),唐宪宗决定对成德用兵,地方上的军队各有各的利益牵扯,很难真正出力,而且国库这个时候居然跟不上了。唐宪宗被迫在第二年撤军,等于是直接败给了成德。
不过几年后,魏博节度使的去世再次给了唐宪宗机会,魏博内乱之后,田弘正被推举为节度使,为了让朝廷承认他,他决定让魏博听命于中央。我们不去管这种听命是怎样的一样形式,至少魏博是和朝廷站在了一起,朝廷打谁,魏博就派兵打谁。
魏博的效忠在很大程度上让朝廷的威信提升了很多,而到了元和九年(814年),唐宪宗准备对湘西用兵。这引起了东北几个大藩镇的恐慌。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甚至不惜暗杀主张用兵的宰相武元衡和其副手裴度。但这并没有阻止得了唐宪宗的决心,战争从元和十年(815年)初一直打到元和十二年(817年)秋天,以湘西被分割而告终。
而之后,唐宪宗又将成德和淄青纳入帝国的政治版图中来,这个时候的唐廷应该算是安史之乱后威信最强悍的时候,至少表面上看来,几乎所有的藩镇都归附了中央。
但距离真正解决藩镇问题还有一段距离,只是唐宪宗明显已经走不动了,执政后期的他不可避免的也开始昏庸,并服食长生不老药,于元和十五年(820年)去世,时年43岁。
上一篇:武则天为什么处死鱼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