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3年,明朝礼部尚书李志刚受到勒明成祖朱棣的暗示,在朝堂上启奏称:燕平是陛下的龙兴之地,应该效仿太祖将应天定位都城,而以凤阳为陪都,陛下应该迁都到燕平平府而定应天为陪都。这项举措自然是得到勒朱棣的赞赏的,并将北平府更名为顺天府,并在三年之后以南京的故宫为蓝本在顺天府兴建宫殿,这也就是我们如今人人都知晓的紫禁城。
随着1421年紫禁城正式落成,朱棣正式开始迁都,改顺天府为京师,改应天府为南京留作陪都,紫禁城也就开始了自己作为明清两朝皇帝宫殿的历史使命,因此伴随着明清两代极端的皇权统治,诸多根据紫禁城演化而来的民间谣言传说也开始流传。
我们如今看清宫剧,总觉得清朝的宫女怎么过的那么舒坦,不但可以随意顶撞皇帝,还能随意的在紫禁城里晃荡,实际上真实的宫女在宫中的生活远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太平广记》中记载: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便是对这群宫女最真实的写照,无论是礼仪举止还是动作言行都需要十分规范,不然很容易莫名其妙的死去。
甚至流传过一些很离谱的谣言称朱棣晚年杀宫女三千,每一个都是凌迟,而且朱棣还喜欢一边看着凌迟吃饭,首先这个传说肯定是假的,这个传说唯一的记载来自于朝鲜史料《李朝实录》,整本书通篇都是对明朝的污蔑,就连清朝人编写的《明史》中几次贬低朱棣和朱元璋都想不出这么离谱的故事。
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就很离谱的故事,无论是清朝民间还是民国时期,甚至是当代网络中仍有不少人坚信朱棣就是一个喜欢看凌迟宫女的变态,除了一部分恶意挑事的人搞破坏以外,更多的人则是觉得紫禁城这样的皇宫内院里宫女太监就是可以被随意残杀的,把紫禁城的气氛搞的阴森无比。
近现代紫禁城改名为故宫作为旅游景点开放后,不少人游历故宫时都会发现,故宫虽然很大,但可以观赏的地方却不多,去过故宫的都知道,能观赏的几乎就是一条直线,从南走到北,故宫就算是看完了,只有很少的几处地方能向左右探索,而且这一部分区域还是分时间的,可能你这次去他门开了,下次去就关上了。
因此经常有一些流言说故宫里不让参观的那部分,里面都是被封印在此地的恶鬼,被困在紫禁城里冤死的孤魂,那些被残杀的宫女遗骨,甚至有说里面有从清朝一直活到现在的老格格,因为太过于惊世骇俗不允许他们面世见人。
再加上故宫的哪怕是旺季,下午五点也一定会闭馆清人,不少工作到晚上八点甚至是十点的工作党都觉得这个时间是不是太早了些,要知道北京大部分时间的天还敞亮,因此又有传言称紫禁城里一到夜晚,就会有曾经死在紫禁城里的格格和太监出来聚会,故宫因为怕游客觉得恐慌,因此会提早赶人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条流言一瞬间点燃了北京市民的兴趣,一时间朝着故宫蜂拥而来,传闻有一个河南游客在故宫参观时,意外发现一群沿着墙壁走的女性,只见她们穿着清朝时期的宫女服装,身边跟着几个容貌阴森的阴兵,游客想用摄像机拍摄时那些宫女甚至会抬起手来不让那位游客拍到她的正脸,似乎很害怕闪光灯一样。
有人说,这是故宫里的鬼怪作祟,也有人说,这是故宫里冤死的宫女阴魂不散,被阴兵抓住了,正要送回地府,这是阴兵借道,甚至越传越离奇的,有故宫工作人员是驱鬼师的,帮助阴兵捉鬼,也有说故宫工作人员与宫女相恋,和阴兵大打出手的。
然而当人问起照片在哪时,又有了几种说法,比如说那位河南的游客已经返回了老家,没有把照片留下,也有说那游客手中的照相机质量不好,只拍到一个虚影,说着还会拿出一张照片来证明自己的说法。
其实无论是五点关门,还是只允许走一条路,亦或是阴兵借道都是有人解释的,故宫就曾经多次发表过官方声明,首先是‘阴兵借道’,古代染料不比现代的化学染料,古代的染料都是利用金属矿物达成的,故宫中的红色墙漆来自于一种名叫四氧化三铁的矿物质。
是一种经常被用于信息设备制作的材料,绝大多数人的手机,摄像机中就含有四氧化三铁,并且具有一定保存性,经过处理后是一种投影仪的重要部件,在特殊的环境下,涂抹在故宫墙壁上的四氧化三铁是有可能记录下周边发生的事情并在百年后复现的,因此所谓看到的阴兵借道可能就是四氧化三铁产生的幻影。
五点下班则是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很多珍贵的文物是不能被大量的日照灯照射的,因此在故宫参观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宫殿都是暗暗的,白天还好,一旦到了晚上,故宫里有没有大型照射设备,对于游客而言不仅影响游玩体验,反而容易在漆黑的故宫里受伤。
限制游客区域也是一样的很多宫殿千篇一律,并没有什么好看的,真正值钱的文物要么在博物馆里,要么在研究台上,要么就放在正道上给你参观完了,放游客进去却会增加故宫很多的安保负担,但是故宫又不能不安排安保人员看着这些古迹,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将这些地方封起来,防止游客随意的进出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上一篇:三次沉船女的都活着的是谁
下一篇:兵马俑诡异的地方在哪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