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唐睿宗李旦为何会做出三让天下的行为?

时间:2021-07-25 12:37:20 作者:本站整理 来源:网络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唐睿宗李旦为何会做出三让天下的行为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很多人也都在问的,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还是有很多故事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

唐睿宗李旦的谥号“睿”字,很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李旦的最大特质。李旦三让皇位,第一次让位于母亲武则天,第二次辞让皇兄李显,第三次禅位给儿子李隆基。李旦为何三次辞让皇位?实在是李旦身处政治漩涡,多次面临生死一线间,看透了皇位背后的的血腥本质,他无力改变现实,又不愿意深陷其中,逃避是唯一的选择。

李旦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的幼子。本来按序齿,李旦跟皇位很遥远,他可以安心当一个逍遥王爷。但由于他有个强悍的母亲,从庶子翻身为嫡子,又因为大哥早亡,二哥被害,三哥被废,他被动地坐上了龙椅。

不幸的是,李旦所处的时代,是李唐历史上,政治最残酷、最血腥的一段时期。母子相残、夫妻相害、家族相伤,高高在上的天子脚下,都是亲人的血色呻吟。李旦一生经历了中唐三大政变,每一次政变,都伴随亲人的人头滚滚。作为政治漩涡中心的李旦,能逃过杀戮,全仗着他这个“睿”字。司马光对李旦有个评价: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

让我们来看一下,李旦是如何通过三让皇位,让自己躲过一次次灭顶之灾的。

唐睿宗李旦为何会做出三让天下的行为?

第一让:让位母亲武则天

嗣圣元年,刚即位不到一年的中宗李显,被母亲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李旦被立为皇帝。其实李旦很清楚,他这个皇帝只是母亲的道具,傀儡的角色他不想做也得做。

这期间李旦不光只能挂个空头衔,还面临着母亲的猜忌,和武氏家族的打压。四年皇帝生涯中,武则天刀光闪闪,先杀了请求武则天还政于李旦的裴炎,后平定徐敬业的造反,接着杀害了数十位李唐宗亲。

李旦在一片血腥中,被逼向母亲上劝进表,并求情赐姓武。武则天见条件成熟了,不客气地废了李旦的皇位,登基称帝,将李旦降为皇嗣,改姓武,移居东宫。

但武家人不甘心李旦占着个“皇嗣”的身份,一心想扳倒李旦。在武家人和一群党羽的导演下,李旦的支持者纷纷被杀,武家顶替了皇嗣的“亚献”资格,李旦“皇嗣”身份名存实亡。

这还不算完,李旦甚至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大臣胆敢与李旦见面,就被诛杀,李旦过起了等同于软禁的生活。

最离奇的是,即便囚徒生活也不能为他避祸,李旦还被人诬告谋反,武则天把李旦交给了酷吏来君臣审判。有个叫安金藏的的乐工,为了证明李旦的清白,当场切腹自杀!武则天难得动了一回母性,这才饶过亲儿子李旦。

可以说,李旦这十几年,提心吊胆,生不如死,哪有什么皇家的尊贵可言,连起码的人伦之亲都丧失了。

第二让:让皇兄李显

武则天晚年,在狄仁杰的劝谏下,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将来还位李氏,于是密诏李显还京。不过,十几年宫斗,李旦的“皇嗣”身份虽然名存实亡,但一直没有被废,也就是说,从法理上,李旦才是皇位继承人。

当李旦得知,母亲准备还政于哥哥的消息,第一时间向武则天请辞皇嗣身份,获准后,李显被正式复立为太子,李旦被封为相王。

唐睿宗李旦为何会做出三让天下的行为?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软禁,李显复位,封李旦为太尉,统领南衙禁军,加号“安国相王”。李显为了感谢弟弟的支持,准备立李旦为“皇太弟”,即确认李旦为皇位继承人。

笔者分析认为,李显之所以如此感激李旦,恐怕不光是李旦辞让皇嗣,很可能神龙政变,也有李旦的功劳。史书上说,神龙政变是由张柬之等人发起,太平公主也有功劳,以太平公主与李旦的关系,这么大的政治事件,太平公主不可能不跟李旦达成一致,李旦应该做了幕后工作。

“安恬好让”的李旦,再次谢绝了李显的好意,坚决不受“皇太弟”。其实,李显上台后,朝廷的政治,并没因为武则天的去世而变得简单,相反,因为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得势,以及太子李重俊、太平公主等几派势力的角逐,朝政变得更加波谲云诡。

这期间,先是李重俊造反被诛杀,接着韦后谋图效仿武则天,安乐公主谋图“皇太女”地位,她们与太平公主发生了激烈冲突,而太平公主最亲信的人就是四哥李旦。

在韦后一党的操持下,李旦再次被卷入谋反案,差点人头落地。李显驾崩后,韦后一党完全架空了李旦,独掌朝政,眼看李唐再次步入女主称制。

在这种情况下,以李旦为核心,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为骨干的“唐隆政变”爆发。这次政变,以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死画上句号,李旦也通过这次政变,被推上了皇位。

第三让:禅位李隆基

唐隆政变后,因为李隆基的特出贡献,他“越位”被立为太子。不过,政敌除了一批又一批,李唐依然不得安生,新的两股势力再次水火不容,这次是曾经的盟友,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姑侄俩成了死对头。

李唐血脉,被武则天训练成了六亲不认的冷血动物,姑侄俩斗得你死我活,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太平公主几次动员李旦,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但都被李旦拒绝了。

心力憔悴的李旦,无力摆平姑侄争斗,又不能对任何一方下杀手,他只能左右平衡和稀泥。在安抚太平公主的同时,李旦毅然决然地禅位给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

显然,太平公主不甘心失败,她勾结朝臣,准备废掉皇帝。李隆基不是李重俊,主导过一次政变的他,故伎重演,发动了中唐历史上的第三次政变——先天政变。这一次,以太平公主被诛杀为结局。

面对亲人们之间厮杀,李旦欲哭无泪,他决定将所有的权力,全部交给李隆基,退居百福殿,颐养天年。

四年后,历经坎坷的李旦病逝,终年五十四岁。

唐睿宗李旦为何会做出三让天下的行为?

如何评价李旦的三次辞让皇位

可以说,李旦本人的性格宽仁,偏于软弱,既无心于皇位,也没有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果断决绝的杀伐之心。他更像一只身处群狼环伺下的绵羊,以一颗仁爱之心,苦苦挣扎,孤独地守着心底的那一份宝贵的亲情与天良。

不过,身处政治漩涡,他又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藏无可藏!第一次辞让,从登基的第一天,他就知道结果,只是没料到,交出了皇冠依然饱受摧残。第二次辞让,实际是基于第一次的经历,让他心有余悸,甘愿远离是非。第三次辞让,是基于不忍再见骨肉相残,想以此平息争斗。

从李旦的经历可见,他本就不适合当一个君王,他只是个仁德的君子,偏偏是历史的漩涡,硬把他卷了进来。表面上看,他很睿智,三次辞让皇位,让他逃过一次次劫难,但谁又能看出,李旦的这个“睿”字,包含了多少内心的无奈和酸楚?

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上一篇:玄武门之变目标是李建成,其实也是在警告李渊

下一篇:李世民被箭射中眼睛是真的吗

相关文章

图文热点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