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自通鉴》里面记载了李元吉请父皇李渊、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世民到齐王府喝酒。当时李元吉埋伏了一名叫做宇文宝的杀后,准备将李世民灌醉后再杀掉。但是在关键时刻李建成阻止了李元吉的刺杀计划。
魏征在东宫当洗马,名义上是李建成的老师,实际上是李建成的谋士。魏征给李建成献计,让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了李世民。李建成下不了手,没有杀李世民。李建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结果被李世民杀了。
正史的史料表明,李建成至少有两次杀死李世民的机会,但是都没有下手。这两段史料,引起了史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说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下不了狠手杀亲弟弟,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在我看来,李建成不杀李世民,不是顾及兄弟情谊。李建成曾经害死亲弟弟李智云,就足以证明李建成不是仁厚兄长,我先把这段史料给大家交代一下。
李渊在晋阳起兵之前,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五子李智云。
李渊前去山西任职,按照惯例要留下家眷,让他们在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如果李渊忠心于朝廷,朝廷就会给他们封官。如果李渊谋反,朝廷就会杀了他们。
在李玄霸病死的情况下,李渊只带了次子李世民去山西赴任,留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智云在河东。李渊起兵造反之前,给李建成写信,让他带着两个弟弟李元吉和李智云逃到山西来。
李建成带着两个弟弟跑了一段路程,发现五弟李智云年纪小,跑不快。李建成心狠手辣,把李智云扔在后面,带着四弟李元吉就跑了。
可怜的李智云,当时只有14岁。他被哥哥抛弃之后,无力逃跑,结果被隋朝官军抓住。李渊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师,李智云就被开刀问斩了。李智云虽然不是李建成所杀,却是被李建成害死的。
这件事情,此事典出《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原文是:“楚哀王智云初名稚诠。善射,工书、弈。隋大业末,从建成寓河东。高祖初,建成走太原,吏捕智云送长安,为阴世师所害,年十四。”
由此可见,李建成也是心狠手辣,不顾兄弟情谊之人。李建成能狠心害死李智云,为什么不杀李世民呢?答案是李建成怕两个人,一个是李渊,另一个是李元吉。
李渊是皇帝,他才是大唐一哥。在李建成没有实力控制李渊的情况下,他不敢杀李世民。李建成一旦杀了李世民,李渊就不会善罢甘休。李渊不止李建成一个儿子,就算是李世民死了。李渊还有李元吉、李元景、李元昌、李元嘉等儿子。
如果李建成在没有李渊默许的情况下,杀了李世民。李渊肯定会废了太子,改立其他的皇子为太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李建成不犯傻,就不敢杀了李世民。
李元吉虽然跟李建成结盟,但是兄弟二人各怀鬼胎。李元吉想借助李建成之手,杀了二哥李世民,然后取代李建成,登上太子宝座,进而坐上太极殿正当中那把椅子。李建成对于李元吉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
李元吉埋伏宇文宝,准备刺杀李世民。李建成知道,一旦李元吉得手,肯定还有后招。李元吉一定会嫁祸给李建成,让李建成承担杀李世民的罪名。如此一来,李元吉就完成一箭双雕的计划了。李建成不傻,所以才会阻止宇文宝刺杀李世民的计划。
魏征献计,让李建成杀了李世民。李建成不肯答应,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李建成自以为稳操胜券。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文斗李世民,取得了压倒性优势。李建成手握三大优势,让他怕乱,所以才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李建成有父皇李渊的支持,这是他最大的优势。李渊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册封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虽然战功不如李世民,但也是功勋卓著。李建成不是传说中的草包太子,他在太原起兵之后,一直到攻入长安,功劳都与李世民并驾齐驱。
李建成当上太子之后,有击败胡马,剿灭刘黑闼等战功,威望也很高。李渊知道大郎不是等闲之辈,在太子与秦王党争中,一直支持李建成。李渊按照李建成的意思,把李世民的部属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调走,就是支持李建成的明证。
李建成有父皇支持,是他的一大优势。李建成有宰相班子的支持,是他的第二大优势。裴寂、宇文士及等宰相,明里暗里支持李建成,使得李建成总能压李世民一头。
李建成的第三大优势,就是有庶母们的枕边风支持。《新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李渊的嫔妃们,经常对李渊说:“使陛下万岁后,秦王得志,妾属无遗类。东宫慈爱,必能全养。”
李建成在有父皇支持,宰相支持,庶母支持的优势局面之下,肯定怕杀了李世民,会让李元吉渔翁得利。李建成求稳,只要稳定过渡到父皇万岁,李建成就是新皇登基的不二人选。李建成最怕李元吉浑水摸鱼,所以才阻止了李元吉和魏征杀李世民的计划。
李建成不杀李世民,不是因为顾及兄弟之情,而是投鼠忌器。李建成前怕狼,后怕虎,结果让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在我看来,李建成不是死于宅心仁厚,而是死于优柔寡断。
上一篇:唐朝是怎么炫富的?
下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