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级
搜索

李白那么有才,为什么皇帝不待见他?

时间:2020-10-19 10:36:32 来源:本站整理 来源:本站整理

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大部分时候都是很受青睐的,因为皇帝需要这样的人,他们的价值相比起普通人来说要更高一些。而唐朝时期最有名的诗人莫过于李白了,李白作为后世人最为熟悉的诗人之一,很多人对他都非常的钦佩,然而李白在当时其实并不受皇帝的待见,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李白是什么性格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人无法逾越的两座高峰,相比于杜甫的沉郁悲凉,李白的粉丝群体显然更加庞大。李白是中国读书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关于李白的评价更是不计其数,比如李白最为忠实的粉丝杜甫,就曾经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句赞美他。

而李白的"谪仙"之名,更是由当时声名显赫的贺知章说出,从此以后谪仙人的名号就流传开来。李白与杜甫作为唐朝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虽然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但是这位才华盖世的诗人,却一直不被皇帝重用,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为何呢?

以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性格,他似乎对功名富贵没有什么渴望,但他的诗歌中又时不时地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凄凉之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等诗文都表明李白有着凌云壮志,然而李白一生中只担任过一次闲职,这就是演绎出各种版本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的来历。

当然了,这类故事都是酸腐文人的自嗨,笔者觉得让皇帝的宠臣脱一次靴子代表不了什么。总而言之,胸怀大志的李白的确是才高八斗,但他从未受到过皇帝的重用。

这也是后世的人一直强调李白"怀才不遇"身世的原因,当然了,中国的文人大多数都是怨妇,不管姿色如何都要顾影自怜一番。

2、李白真的怀才不遇吗

首先,李白的"怀才不遇"是一个伪命题,李白从未流露出他政治方面的才华,反而处处显示了他过于理想和天真的性格。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在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之后,竟然怂恿永王李璘割据称帝,更是写出了"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样的诗句,将自己比作是永嘉之乱时期的谢安。

永王李璘不久之后就兵败,而李白也因此入狱,可见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确实平庸。

李白这个人文采确实非凡,但很可惜的是,他在政治上并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安史之乱后的李白,因为参与了永王李璘的谋反事件,最终被流放到了夜郎这个地方,在不久之后便病逝了。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李白形象,是后世的文人集体创作的李白,但在当时的语境之下,李白真的算不上是什么大人物。正是后世文人集团的集体创作加上李白浪漫天真的自我认知,使得我们产生了李白"怀才不遇"的假象。

换一句话说,李白"未遇明主"确实是真的,但这并不等于他怀才不遇,因为李白根本没有任何让当时的统治者看中的东西。

在任何朝代,诗词歌赋这些东西都不能当饭吃,君王需要的永远是实干型的人才,能够辅佐君王治理国家,而满肚子牢骚怪话的文人首先就被排除在外了。

唐朝实干型的文人如张九龄,在宦海沉浮中既不迂腐,也不失节,他的政治才能远比李白要高得多;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如王维,政治才能虽然一般,但至少不会像李白一样牢骚满腹,王维在仕途上也颇为平顺;而此后的韩愈,更是直接掀起了文坛与政坛的两次风暴,很显然他也比李白要适合做官。

3、李白为何不受重用

李白一直不被唐玄宗重用,除了缺乏政治才能之外,他的性格也确实不适合在官场上混,我想唐玄宗可能是有意保护他。

除此之外,李白的出身相当低微,而李唐实际上是门阀制度与科举制度并行的,尤其是唐朝初期到唐朝中期的这段时间,门第严重影响着一个人的仕途生涯。

唐朝时期重臣,十有八九都是身世显赫的大门阀子弟,据统计,整个唐朝真正科举出身的官员只占15%的比例,而宰相这类掌握核心权力的人,几乎都是大士族门阀出身。

科举出身的通道相对来说比较狭隘,但也不是行不通的,比如引荐李白的贺知章就是状元出身,他是浙江省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状元。

但李白偏偏不按规矩来,他不屑于通过科举来进身,当然了,也有说法是李白的政审不合格,不能通过科举实现阶层的跨越。

总而言之,李白这个人注定是不会受到帝王重用的,他完全是凭借着诗歌上的才华才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

唐玄宗召见李白入宫做了个翰林,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把戏,他要是真的让李白来治理国家那才是笑话。

在政治上毫无才华的李白,偏偏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样一个性格上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且出身有问题的浪荡子,注定得不到任何统治者的青睐。

在我看来,让李白做一个吉祥物还好说,假设真的要把官印给他,恐怕在座的各位都不会同意吧?实在是无法想象,一个自傲的酒鬼执政,能够把地方治理得有多好!

网友评论

上一篇:李陵简介 李陵的悲剧

下一篇:胡宗宪结局如何?怎么死的?

相关推荐

图文热点